集体收入超60万元产业发展的同时村容村貌也得到提升
炎炎夏日,山西長治上黨區橋溝村藝鑫種養專業合作社大棚裏的西瓜老練,一排排瓜蔓彎曲而上,鄉民們在其間勞動。合作社負責人李天林介紹,這個曾經耕地撂荒三分之一以上的小村莊,因地製宜開展種植草莓、葡萄、西梅等20多種瓜果近200畝,「戶均年增收超越兩萬元」。

窮家難當,這是製約村莊開展的「瓶頸」之一。上黨區把開展壯大村級團體經濟作為提高村莊底層黨組織組織力、推進村莊復興的「牛鼻子」工程,橋溝村的開展就是其間一個縮影。

當地建立了區級全面指導、城鎮(大街)組織實施、村級具體落實、部分統籌推進的作業機製,成立了區開展壯大村級團體經濟作業領導小組,組建了區鄉兩級開展壯大村級團體經濟作業專班,並由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。
2022年,上黨區村莊團體經濟收入到達38420.22萬元,181個行政村的團體經濟收入均到達10萬元以上。
依據資源稟賦,上述181個行政村被分為5種開展類型,其間資源型村莊約20個、純農業村莊約90個、城鄉結合部村莊約20個、城中村約20個、支部領辦開展型村莊約30個,精準化推進村級工業,保證村村有項目。
此外,上黨區還擬定了開展村團體經濟專項查核、團體資產年度清查和定期陳述、村莊產權交易市場辦理、優才返鄉創業、村莊黨支部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、開展壯大團體經濟扶持獎賞等10項製度辦法。
村莊優秀人才可以激發村級團體經濟新動能。上黨區加大對村莊團體經濟開展需要的辦理型人才、技術型人才的引進和儲藏力度,發揮「土專家」的效果,使他們成為開展村級團體經濟的「領頭雁」。
白家溝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主任宋澤平在返鄉後抓底層黨建、搞農業調產、完善基礎設施。在他的帶領下,曾經經濟落後、人心不齊的貧困村,變成了如今工業豐富、美麗宜居的先進村。
西下郝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主任李俊飛帶頭建立家庭農場,為鄉民們做表率,助推當地工業開展;琚寨村在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楊偉兵的帶領下,上一年團體收入超60萬元,工業開展的同時村容村貌也得到提高。
上黨區采取「線上+線下」方法,僅在上一年就累計訓練黨員幹部、專技人員1.2萬余人次。還從老支書、致富能人等中心選聘110名導師,「1對1」結對後備幹部和到村作業大學生,以此助力村級團體經濟穩健開展。
如今,上黨區仍在探索村級團體經濟開展新路徑,整合村莊資源要素、盤活村莊資源資產資金,激發村莊經濟生機,推進村莊復興。